"大專生月領2萬2 王如玄:不少了 要是沒有22k方案 「這些人一毛都沒有」"
"如果今年青年的就業起薪還是兩萬兩千元月薪?王如玄則表示,會覺得「確實太低」,但是否因企業實習政策壓低薪資所致?她則表示兩者間因果關係不夠明確。" - 自由電子報
WTF! 因果不夠明確?! 我想王大主委應該沒聽說過所謂的錨定效益。
大專生月領2萬2 王如玄:不少了 要是沒有22k方案 「這些人一毛都沒有」 |
什麼是錨定效應? 這裡節錄一段誰說人是理性的書中的小實驗: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教授普克雷(Drazen Prelec),一天帶了 6 樣物品給自己班上的 55 位學生競標,其中包含3C產品、書籍、甜食、美酒等。不過普雷克在競標流程上做了點小變動:
1. 請每位學生將自己的社會安全碼(相當台灣的身分證字號),寫在每樣物品旁邊,並寫下是否願意用此價格購買此物品
2. 請每位學生寫下願意競標每項項物品的最高價格
3. 得標者上台付款取貨
最後統計所有學生的出價與社會安全碼之關係:
普克雷發現,55 位學生的出價居然和自己的社會安全碼末兩碼有著一定的相關性,數字越大的學生出價較高,注意這是針對一群高理性高智商的 MIT 學生的測試結果。
這就是錨定效應,人們對事物一開始的認知偏差,會影響日後的評估。普克雷教授競標前請學生寫下社會安全碼末兩碼的用意在於幫學生定錨,一但定錨成功,我們就傾向由定錨的價格去決定競標物品的出價。而且實驗顯示,要打破一開始定錨下去的價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沒錯,市場價格的高低是看供需決定的,但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生錨定現象;多多綠 50 嵐賣 $50;旁邊清心賣 $40,我們可以輕易的知道誰貴誰便宜,但是我們知道多多綠真正的價值在哪嗎? 或許才 $15 ? 如果一開始多多綠的標價就是 $25,現在多多綠的市場價格會不會不一樣呢?
一樣的道理,不同的就業市場,不同的職缺,本來在業界就有所謂的 "行情價",同業間聘僱職缺都靠這個行情價依照供需去做調整,政府目標應該是檢討這個行情價是否合理,想辦法打破不合理的定錨價格。而不是一竿子定個 22K 的公定價向下定錨!!!為了解決一年的失業率,對全國業主定錨 22K 的價格造成的影響可不是一兩年就可以改變的!!!這下可好了,所有行業都從 22K 開始調整薪水,反正苦的不是政府官員沒關係嘛! (歐不,龍應台說他薪水 15 萬太低了不合理)。
"外界質疑兩萬二拉低青年起薪,王如玄於該專訪中表示,「求職市場不是政府可以干預的」,去年薪水很低,是因為供過於求、價格就是下降,即便沒有政府的方案,大家仍會降價以求。" 是阿,如果一開始認為市場不可干預何必定下 22K?去年大家降價以求,如果沒定錨 22K,說不定今年起薪早就拉回來了?!
唉,這下因果關係夠明確了嗎?
參考資料:
GE、的部落格 - 定錨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That's Worth Chatting